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柔性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传统产线正面临协同效率低、操作精度不足等瓶颈。固定机械臂虽高效却缺乏灵活,移动机器人虽能穿梭却难以高精度执行任务。尤其在3C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物料流转与装配环节之间的断层,已成为制约柔性生产的痛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利元亨(688499)推出集“移动平台+智能机械臂”于一体的复合机器人解决方案,真正实现“走得出、抓得准、做得稳”,成为打通自动化“最后一米”的关键载体。该机器人可在无人干预下,精准识别、抓取、转运,并将核心部件毫厘不差地嵌入指定工位,全面满足高精度、高柔性制造需求。
硬核实力:重新定义柔性制造边界
•全域精准导航:融合激光SLAM与二维码定位技术,实现大范围自主移动(±5mm二维码精度)与局部精准停靠(±0.5mm取放精度),轻松适应复杂动态环境。
•超强负载与稳定作业:额定负载高达16kg以上,满足多数产线重型物料转运需求;双轮差速驱动确保平稳运行,即使满载(1.0m/s)亦能从容应对。
•微米级操作精度:机械臂重复定位精度达±0.08mm,堪比精密机床。无论是微电子元件抓取还是精密部件装配,皆能游刃有余,显著提升良品率。
•持久续航与高效运维:≥8小时的负载续航能力,结合≤2小时的快速充电,保障产线全天候高效运转。
多场景落地:赋能多元产业智造升级
在3C电子行业它实现芯片、屏幕等精密部件的跨工序自动流转;在新能源行业完成电池模组的精准装配与转运,打通离散制造环节,构建“无间断”智能工厂。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其移动底盘与协作机械臂灵活组合,实现柔性装配与实时数据反馈。
洞见趋势:柔性智造的核心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从“刚性自动化”向“柔性智能化”跃迁的关键阶段。利元亨复合机器人凭借“自由移动+精准执行+无缝衔接”的特性,完美契合柔性产线动态重组、快速响应的核心需求。
它不仅是单一设备的升级换代,更是重构生产逻辑的战略支点。通过一体化的精密移动操作平台,弥合工序间隔阂,推动制造流程向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强韧性迈进。
海融网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海融网”的作品或图片,版权均属于海融网。海融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机构未经海融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海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合作单位,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用户和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始出处或信源主张权利。特别提醒:本网刊发或转载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