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4月15日晚,贝特瑞(835185)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归母净利润9.3亿元。
贝特瑞2024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单位:元)
销量方面,2024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全年销量突破43.78万吨,同比增长20.97%,实现营收106.92亿元。公司已连续十五年位居全球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产能方面,截至2024年末,贝特瑞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57.5万吨/年,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为6.3万吨/年。
资料显示,贝特瑞深耕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先进新材料的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前瞻布局,构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三元正极等产品矩阵,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三大核心领域,凭借优质的客户服务及产品定制化能力,为全球头部电池厂商提供专业化和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
在负极材料领域,贝特瑞优势显著,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方面,构建了从鳞片石墨矿开采、浮选到材料合成、后处理及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保障了供应稳定性与产品品质。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方面,通过自建与合作模式,形成了集焦原材料、石墨化、包覆碳化、成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布局,持续通过工艺革新等举措降本增效。
在正极材料领域,贝特瑞聚焦于研发生产具备低钴、高能量密度、高性价比、高安全性能的三元材料,打造了资源、回收、前驱体、三元材料的资源循环产业链生态。公司率先在国内实现NCA正极材料技术突破,并向海外动力电池客户批量供货。近年来,公司顺应行业发展,积极创新开发出了用于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如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材料、固态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
在先进新材料领域,贝特瑞是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产品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同时积极布局气相沉积法硅基负极材料,已获多家主流客户认可。公司钠电负极材料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钠电正极材料进展迅速,已获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稳定出货。此外,为顺应行业固态电池化趋势,公司在燃料电池、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领域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目前公司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已实现量产和批量出货,并得到关键客户的认可。
贝特瑞产能布局覆盖国内外主要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包括华南、华东、华北、中西部、西南部、东北地区,以及海外印尼基地。2024年,贝特瑞海外基地加速布局,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公司以印尼、摩洛哥项目为战略支点,强化新能源材料全球供应链韧性,构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2024年内,公司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并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同时,公司也在摩洛哥启动了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后续将根据行业发展、海外客户需求,规划其他海外市场产能布局。
海融网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海融网”的作品或图片,版权均属于海融网。海融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机构未经海融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海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合作单位,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用户和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始出处或信源主张权利。特别提醒:本网刊发或转载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