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9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下文简称:加速计划),为从事策略性产业的企业在香港设立新的智能生产设施提供资助,欢迎合资格企业提交申请。
在加速计划中,香港特区政府会以1(政府):2(企业)的配对形式,资助从事策略性产业(即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以及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在香港设立新智能生产设施。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会为加速计划中获批项目的企业聘用研究人才提供额外资助,以鼓励它们在香港进行研发或扩大其研发规模,以及让有关企业聘用设立或营运新生产设施所需的非本地人才。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发言人表示,为推动下游的新型工业发展,特区行政长官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拨款100亿港元推行“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特区政府希望鼓励企业利用创新科技实现智能化制造,提升竞争力。
加速计划特点如下:
配对资助:政府会以1(政府):2(企业)的配对形式提供资助。
资助准则及金额:就每个申请项目而言,总项目成本最少为3亿元,企业须投入不少于2亿元资金,而政府的资助额上限为获批项目总开支的三分之一或2亿元,以较低者为准。每家企业最多可有两个获批项目,资助总额上限为每家企业2亿元。
资助范围:在香港设立新智能生产设施直接相关的费用,以及运作智能生产设施有必要的专门设施及相关必要辅助设备。
项目期限:一般在36个月内。
申请资格方面,申请企业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根据《公司条例》(第622章)在香港注册成立;并非政府资助机构或政府资助机构的附属公司;承诺在核准资助范围内投入不少于2亿元资金,按3个指定技术范畴(即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以及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在香港设立新智能生产设施(即就每个申请项目而言,总项目成本最少为3亿元,企业须投入不少于2亿元资金)及上述的智能生产设施须涵盖高端先进技术。
海融网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海融网”的作品或图片,版权均属于海融网。海融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机构未经海融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海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合作单位,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用户和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始出处或信源主张权利。特别提醒:本网刊发或转载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