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海报

多方位发力电池新能源产业 江苏青蓝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

多方位发力电池新能源产业 江苏青蓝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

在电池新能源领域,江苏青蓝现已成为产业内多家头部企业的一级供应商,产品主要包括精密零部件加工、精密工装夹治具、非标自动化设备、电解液运输容器、自动化产线改造等。

多方位发力电池新能源产业 江苏青蓝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江苏青蓝

海融网3月4日讯(林音 宋蜀伟 江苏溧阳报道)虽然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开始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但不可否认的是,电池新能源赛道洗牌加剧的同时,一些细分行业仍蕴藏增长潜力。

多方位发力电池新能源产业 江苏青蓝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

多方位发力电池新能源产业 江苏青蓝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

3月1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到访江苏青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青蓝”),与董事长毕俊、总经理穆凌云、董事狄侃生及其他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并参观企业。

资料显示,江苏青蓝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从事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公司在江苏溧阳设有两家工厂,共占地7500平方米,包括CNC铣床加工、CNC数控中心加工和一个钣金中心。

多方位发力电池新能源产业 江苏青蓝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

多方位发力电池新能源产业 江苏青蓝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

在电池新能源领域,江苏青蓝现已成为产业内多家头部企业的一级供应商,产品主要包括精密零部件加工、精密工装夹治具、非标自动化设备、电解液运输容器、自动化产线改造等。

座谈中,调研团同江苏青蓝着重讨论了电解液运输容器吨桶的竞争现状及公司的竞争优势。

从电解液吨桶从事企业来看,目前国内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大约有5-10家,江苏青蓝的优势在于产品的标准化。

穆凌云强调:“吨桶产品的标准化最重要的就是品控,我们能保证我们的品质合格率,这个在生产过程当中是最重要的。”

“既要焊接效率高,良率也要高,而且这种焊接是外面一次焊接,但是两面要成型,不能说外面焊好了,结果里面还没焊完,因为人不可能再进去焊,设备也伸不进去。”毕俊介绍,电解液吨桶的制作难度在于对上下两个环缝和纵缝的高度精确处理。

毕俊进一步解释:“吨桶里面的成型要控制到不能凸出来很多,否则,电解液就容易挂壁,清洗就很困难,又不能没焊透凹在里面,这样它又有压力会导致漏液,所以只能精准地控制凸出来一点,这一部分还要再去除氧化层,做酸洗钝化,做电解抛光,让它形成一个很致密的保护层界面。所以难度就在这里,要兼顾各个方面。”

在产品上面的标准化优势让江苏青蓝的产品获得多家电解液领域知名企业的认可,现已供货昆仑化学、中化蓝天、海科新源等。公司产品也已通过9001的资质认证,后续公司还会根据需要申请包括像16949的相应的技术认证。

在谈到2023年电池新能源产业严重内卷的现状时,狄侃生表示:“内卷是去芜存菁一个过程,是必定要经过的,任何一个产业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同时,其认为,现在的电池新能源产业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格局,机遇和挑战并存,新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同时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知名企业发展壮大,也会有很多企业被淘汰。

在狄侃生看来,破卷的关键是内外结合,内要抓技术抓品质,外要整合周边的产业资源,互惠互利,共同成长。

站在2024年新起点,毕俊表示,整个新能源行业是一个向好的态势,现有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储能等会在竞争中愈发成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会带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望未来,江苏青蓝已从两个方面做好了规划。其中,产品方面,公司将以加工类产品和非标设备类产品为基础,在未来三年内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产品;在公司运作方面,江苏青蓝将以实体+资本的模式,结合上下游资源,引进更多的优质资本,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让公司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在业绩方面,毕俊预计,江苏青蓝2024年业绩预期比2023年同比增长50%,现有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其中加工类产品(精密零部件加工、精密工装夹治具、电解液运输容器)占比63%,非标设备类产品(非标自动化设备、自动产线改造)占比37%。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

自2014年开始,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已连续11年坚持开展“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活动。

11年来,调研团走遍全国19个省,调研采访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深入了解企业和地方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地方产业链招商引资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为地方招引赋能,与全产业链企业和地方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最后更新:2024-03-04 15:12:25

海融网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海融网”的作品或图片,版权均属于海融网。海融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机构未经海融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海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合作单位,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用户和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始出处或信源主张权利。特别提醒:本网刊发或转载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