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海报

优美科三元前驱体供应商IPO申请获受理 拟募资6.13亿加码主业

优美科三元前驱体供应商IPO申请获受理 拟募资6.13亿加码主业

在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科隆新能自2004年开始从事镍系正极材料业务,是镍系正极材料领域内领先企业。自2007年业务延伸至三元前驱体领域并于2009年展开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系国内较早从事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较早具备三元前驱体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科隆新能

海融网从深交所获悉,6月15日,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隆新能”)申请创业板IPO获受理。

在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科隆新能自2004年开始从事镍系正极材料业务,是镍系正极材料领域内领先企业。自2007年业务延伸至三元前驱体领域并于2009年展开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系国内较早从事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较早具备三元前驱体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拟募资6.13亿加码主业

本次IPO,科隆新能拟募资6.13亿元,投向年产1.2万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建设项目、年产4000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具体来看,年产1.2万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科隆材料,项目投资总额3.8亿元,达产后将形成高性能三元前驱体产能1.2万吨/年。通过实施本项目,科隆新能将扩大三元前驱体产能,改进产品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年产4000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科隆材料,项目投资总额1.8亿元,达产后将形成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产能4000吨/年。

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实施主体为科隆材料,项目投资总额5300万元。公司将研发中心建设成为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储备基地、创新研发平台,同时引进更多高级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从而大幅提高公司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

海融网注意到,这不是科隆新能首次冲刺IPO,2019年9月30日,科隆新能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但于2020年5月,科隆新能向上交所提交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此外,科隆新能控股子公司太行电源于2016年11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于2018年1月摘牌。

优美科为第一大客户

在业绩方面,2018年-2020年,科隆新能营收分别为15.59亿元、14.41亿元、15.55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423.77万元、5428.15万元、5607.79万元。

其中,科隆新能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收入占三元前驱体的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27.84%、93.78%和93.66%;公司的海外销售金额分别为5.1亿元、6.5亿元和5.7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20%、45.48%和37.20%。随着未来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海外销售占比可能进一步增加。

科隆新能同行业公司经营情况比较

科隆新能同行业公司经营情况比较

在电池材料领域,与科隆新能从事相同业务的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有:容百科技(688005)、格林美(002340)、当升科技(300073)、中伟股份(300919)、天力锂能、长远锂科、芳源股份等。

在主要客户方面,科隆新能的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主要面向优美科、国轩高科、宁德时代、L&F、LGC等国内外知名厂商,且合作稳定。

科隆新能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情况

科隆新能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情况

2018年-2020年,科隆新能三元前驱体业务前五大客户收入占三元前驱体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87%、96.88%和96.24%,客户集中度较高。2020年,公司来自三元前驱体第一大客户优美科的收入占当期三元前驱体收入比例为80.27%,公司存在三元前驱体业务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科隆新能于2018年与优美科建立合作关系,2019年、2020年均是发行人的第一大客户,主要向发行人采购三元前驱体产品,下游用于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

除了科隆新能,6月11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36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商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本次IPO,振华新材拟募集资金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轻重缓急顺序投资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沙文二期)(拟投入募集资金6.5亿元),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生产线建设(义龙二期)(拟投入募集资金2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3.5亿元)。


最后更新:2021-06-16 16:29:28

海融网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海融网”的作品或图片,版权均属于海融网。海融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机构未经海融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海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合作单位,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用户和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始出处或信源主张权利。特别提醒:本网刊发或转载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